两个月,从“问题学生”到优秀少年
01
“问题学生”,问题多多
刚入学时,刘林钡规则意识不强,身上存在不少小毛病:课堂上影响课堂秩序、课间在走廊打闹、放学在路队中说笑、学习成绩在班里倒数,是名让各科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学生”。
02
两个月后,“浪子”回头
数学成绩由班级倒数第6名到班级前10名、英语也从以前“不听、不背”到如今帮带小组的“帮带师傅”,自己带上“小徒弟”共同进步成长、历史和其他各科成绩也在稳步提升。
03
因材施教,逐步提升
是什么促使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这要从刘林钡的承包教师、班主任王志兰老师说起,在王老师对刘林钡多次进行说教无果的情况下,总结得出:想要转变“问题学生”刘林钡,必须因材施教。
针对刘林钡不能适应学校高强度的学习模式,王老师“量体裁衣”,为他每天制定具体的目标,比如:背会一首诗、记住五个单词、学会一个公式……
不要求和其他同学同步,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行。如果任务未完成,王老师绝不会让他“蒙混”过关,陪着刘林钡完成当日目标。
▲刘林钡认真完成作业
04
委以重任,触动改变
王老师觉得刘林钡声音响亮,跑操认真,便任命他为体育委员,让他积极参与班级班级管理。得到老师肯定的刘林钡信心大增,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最近,在学部举行的跑操比赛中,他带领班级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早上6点,刘林钡带领班级跑操
▲刘林钡带领班级获得跑操比赛第一名
05
耐心鼓励,积极进取
王老师发现,刘林钡一旦被表扬,就会做得更好。因此,王老师抓住这一特点,及时地对他进行鼓励和表扬。
刘林钡读书声音大、有激情,王老师及时对他进行肯定,受刘林钡同学的影响,班级其他同学也都提高了读书音量,更富有激情了。
在初中部“激情早读”活动中,七(3)班也多次获得了年级表扬。
▲刘林钡读书声音大、有激情
▲刘林钡在班会上发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老师和学校的成功不仅在于成就了多少优秀学生,更在于转变了多少“问题学生”。
学校有多少个“刘林钡”,耐心尽责的老师们都会帮其转变成为多少个优秀少年。
因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上一篇]: 【东外学子】两个月,就可以变得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