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799-4188 一切让成绩说话,质量才是硬道理

一个令广大家长们苦恼的问题

来源: 东外信息中心          阅读: 1424         日期: 2013/3/25
   家庭教育占孩子教育的有很重一部分,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所以,孩子的学习动机便成为广大家长们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令家长们苦恼而又得不到解决的难题。

  在教育心理学上,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且能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是行为的直接动力。人的各种活动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向着某一目标。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它不同于外界刺激的作用。人的眼睛接受光的刺激产生视觉,人的耳朵接受声音的刺激产生听觉,这是外界刺激对人的作用。这些刺激不是引起人们活动的内部原因,所以它不是动机。但是如果当室内的光线太弱,人们为了阅读的需要而打开电灯,这种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内在动力便是动机。因此,动机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内部需求、外部诱因和自我调节。

  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学习动机的激发是使学习动机从内隐向外显行为转化的过程,能使学习中的动力因素真正发挥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那么,家长在激发和维持孩子学习动机时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第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品质,是影响学习动机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其特点是在进行学习活动时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学习的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感官、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育信息,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孩子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

  第二、设置有效目标,让孩子掌握达到目标的方法。

  孩子的目标不同,目标结构也不同,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动机。家长在指导孩子设置目标时,应注意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并加以正确引导。

  1、设置现实的目标。现实的目标是指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家长要引导孩子了解他自己的真实水平,不要把孩子的真实水平与希望他应该具有的水平混为一谈。

  2、确定表现的目标。表现的目标是指那种可以实现的、不依赖于他人表现的特殊行为。表现的目标大大优于结果的目标,因为孩子只能够更好地控制他自己的学习表现,而难以控制学习结果。如果孩子只是根据是否实现那些不完全由他自己控制的目标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成就,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3、设定具体的目标。具体的目标是给定成功的标准,以便更准确地指导学习行为。这要求孩子具有使行为数量化的能力,具体的目标才是有效的。“尽你最大努力”这样的目标看起来似乎是十分完美的目标,但孩子从来就没有超过这个目标,因为没有人知道“最大努力”究竟有多大。他同样也是一个保险的目标,孩子也不会失败,因为他总是可以说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4、确定挑战性的目标。挑战性的目标比高难度的目标或轻而易举的目标更能激发孩子的积极表现。目标不应太难以致孩子不能认真对待或经过反复努力也不能实现,使他得出自己是失败者的结论。应让孩子学会“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家长在实际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将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目标逐个实现。

  5、重在短期的目标。孩子在学习中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短期目标,才有可能达到长期的目的。短期目标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更具有刺激性,也能为应该采取的行动提供及时的指导。长期目标可能会因为在时间上太遥远而缺乏刺激效果,不容易看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功,感受不到学习的愉悦。

  孩子的学习动机一旦被激发,它不仅使孩子对所学的东西有一定的指向性,如,用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去学习,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去汲取知识等,而且也有一定的动力使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态、兴趣水平保持下去,在遇到困难时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对于家长来说,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机,并采取一定的引导手段,对于激发和维持孩子的学习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前提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