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799-4188 一切让成绩说话,质量才是硬道理

小学生顺利成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关键,这几个要点需要把握

来源: 校办          阅读: 352         日期: 2024/11/8

小学生顺利成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关键,这几个要点需要把握


一、培养“我能做到”的自信
家长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要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盲目地拿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多拿孩子的过去与现在比较,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进步了,从而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
家长对孩子信任、尊重,承认,经常对他说“你真棒”,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经常受到家长的否定、轻视、怀疑,经常听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也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

二、善于科学安排时间
家长要让孩子正确认识时间的价值,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明白时间是最宝贵的,不要浪费时间。 孩子需要明白故意浪费时间的人会受到时间的惩罚,要珍惜自己的时间,更不能浪费别人的时间。 
家长需要让孩子遵循一定的作息规律。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玩耍;也不能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完,心里又想着另一件事情;做事情总是杂乱无章,缺乏条理,就会让孩子养成拖拉的坏习惯,久而久之,这种坏习惯会根深蒂固。家长需要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什么时间出去玩,什么时间学习由孩子自己制定,家长再根据事情的急缓程度同孩子协商、修正。这样,孩子不但逐步养成了计划的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比较高。

三、课堂上做到专心听讲
课堂是同学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最直接途径。真正的专心听讲不但要遵守课堂纪律,还要积极思考,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走才行。课堂上专心听讲最大的敌人就是注意力难以持续的保持集中,而课前预习可有效降低新知识的学习压力并提升学习主动性,从而抵消长时间精神集中造成的疲惫感。
学生需要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和理解,将问题进行加深和拓宽。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把握,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对老师的提问要勇于回答,积极参加课堂讲座和争论,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弄清楚
很多孩子由于没有得到过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培养,根本不会把平时写作业答题和考试成绩联系起来,只是单纯地为写作业而写作业。如果孩子真要是意识到平时的学习习惯养成就是为考试取得好成绩的话,可以把几次考试丢分的试卷就贴在墙上,隔三差五让孩子看丢的分,错的题,然后让孩子说出为什么丢分了,应该怎样做才能不答错。
学生需要面对练习过的试卷和练习册等,如果丢掷一边再去做新题,效果不大,因为错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纠正和复习,知识漏洞仍然在那,多做练习只是徒劳。学生很有必要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错题集,以节约宝贵的复习时间,从而把有限的时间用在专门纠正错题方面。

五、培养广泛的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兴趣爱好广泛比仅仅只是培养一种兴趣要好得多。因为广泛的兴趣爱好,才可以发现自己真正的潜能和优势,才能够因势利导,引导孩子建立真正的兴趣爱好,为将来所用。让孩子从各种兴趣中找出自己不想继续下去的理由和仍然想继续的理由,从对比中,让孩子自己发现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的是什么。让孩子学会取舍,学会发现什么是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东西。这样建立起来的兴趣才是孩子能够坚持学习下去的兴趣,才能真正掌握到其中的精髓。

六、拥有强健的体魄
学生需要自觉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每天学习之余,走出教室,走到操场上,走进大自然,积极参加室外活动,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让体育成为生活方式。学生可以坚持不懈的锻炼,体质日益强健。学生把锻炼身体和磨练意志结合起来,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